深圳市”第一响应人“第二期师资培训由深圳市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主办、深圳市公益救援联合会承办,培训时间从2017年10月30日起至11月3日,共5天。
本次培训受到深圳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2017年主要是交通运输、教育系统、宝安区三个试点先行,2018年将在全市推广。培训聘请所有训练教官均有着多年紧急救援经验且获得相关的国际权威资格认证人员组成,来自深圳市各个主要街道办、社区、学校、公益组织单位共39名学员参加了此次培训,培训目的是人人懂应急、人人会讲课。深圳市房地产和物业管理进修学院副院长赖新林代表学院参加了此次培训。
第一响应人培训课程共20个主题,通过一系列知识+演练+考核的方式使参训学员能够做到“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响应、第一救援”,提升应急响应效率,带领市民防灾避险和自救互救。
对于物业管理项目来讲,自身有涉及项目安全风险的实际工作内容,同时兼具启发业主提高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将所学习的应急救援知识传递给更多人,持续增强业主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共建和谐社区的社会责任。
深圳房地产和物业管理进修学院作为物业管理行业专业培训机构,希望在深圳市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的指导下,广泛参与、组织“第一响应人”的培训中去,帮助物业管理企业、社区更好的理解、运用相关知识。培养出更多”第一响应人“,力争做到让物业管理项目责任人清楚明了、会运用、会讲解,让紧急救援、防灾减灾等基础知识普及到各个社区、企业。
是指地震、泥石流、台风、火灾、踩踏等灾害事件发生后,在第一时间内赶到现场,具有快速组织、指挥协调、专业处置能力,能够指挥现场民众徒手或利用简单工具开展抢险救灾的人员。如灾区当地的居民、警察、官员、消防人员、医护人员、志愿者等。
科学研究表明,灾害发生后,灾民存活率的高低与时间长短成负相关,即灾害响应间隔的时间越短,灾民的存活率越高,救援的效果更好。如果能够在灾害发生后的第一时间进行应急响应和救援,存活率能高达50%或更高。汶川地震救援经验也证明灾区公众的自救互救是在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及时拯救生命、减轻灾害损失的有效措施。
现场组织管理;受灾人员求助;作业安全评估;灾情收集上报;外界援助请求。
领导素质包括现场处变不惊能力和人员组织协调能力。专业素质包括灾害危险识别能力;简单搜索救援能力;灾情搜集评估能力。
由联合国资深救援专家组倡导并发起,旨在提高基层应急响应人员的防灾减灾意识、灾害处置能力和基本应急救援能力。已经成为联合国城市搜救救援顾问团(INSARAG)向全世界推广的项目。
备灾知识普及、避险与疏散、简单搜索与营救、检伤分类、灾后心理疏导、常见自然灾害应对、消防安全和火灾应对、脊椎损伤的保护及搬运。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184条于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2017年10月1日正式实施。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